《廈門市全面建設幸福河湖實施方案(2025-2030年)》同步執行,首次將“水經濟”納入河湖建設體系
廈門市近日正式發布今年第1號總河湖長令,《廈門市全面建設幸福河湖實施方案(2025-2030年)》(以下簡稱《實施方案》)同步發布執行。這是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綠色發展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。
《實施方案》提出,到2030年,廈門幸福河湖建設取得積極成效,城市防洪達標率達到85%以上、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到100%,全市主要地表水體均穩定消除劣Ⅴ類,重點河湖生態流量達標率達到80%以上,水土保持率控制在94.5%以上。全市六區將圍繞“母親河”打造特色幸福河湖,比如,思明區建成“鷺影澄波,湖韻人和”筼筜湖,湖里區建成“廈門新客廳,美麗新海灣”五緣灣,集美區建成“溪韻福長,碧水安瀾”后溪,海滄區建成“鄉愁縈繞,富美一方”過蕓溪,同安區建成“水興銀城,澤潤萬家”東西溪,翔安區建成“桃源十里,生態家園”九溪,形成各具韻味的生態名片。
《實施方案》部署防洪提標、水資源優化、治理保護、產業融合、歷史傳承五大任務。在防洪安全方面,將推進龍東溪(同安段)防洪治理等工程,構建廈門數字孿生水網體系;水資源配置上,加快建設閩西南水資源工程、金門供水二通道,加快構建“兩江七庫、四橫四縱,連通金門”的水資源配置總體格局;在生態治理方面,實施杏林灣生態環境整治提升工程,推進九溪、龍東溪流域生態修復工程等項目,加強對流域內農業污染、工業污染、生活污染等源頭治理。
值得關注的是,廈門首次將“水經濟”納入河湖建設體系,提出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,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適度開放部分河湖水域及岸線空間,帶動生態旅游、濱水康養、休閑露營、水上運動、低空經濟等新業態融合發展。在歷史傳承上,我市將探索“河湖文旅”模式,計劃統籌保護與展示筼筜湖、龍舟池、銅魚池等10處省級河湖文化遺產,建設水情教育基地、節水宣教基地、河湖長驛站等水文化載體。此外,各區也將建設河湖長制主題公園,為人民群眾提供集游憩、休閑、文旅功能為一體的河湖濱水空間。
原標題:廈門市2025年第1號總河湖長令簽發!
關鍵詞:
河湖長制,生態修復,生活污水處理,節水
全年征稿/資訊合作
聯系郵箱:hbzhan@vip.qq.com
- 版權與免責聲明
- 1、凡本網注明"來源:環保在線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,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,https://www.hbzhan.com。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2、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、技術文章、資料下載等內容,如涉及侵權、違規遭投訴的,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,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。
- 3、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- 4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